近段时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频频动作,已经证明了这个全球汽车巨头正在深度绑定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7月26日晚,大众集团宣布了在华的两项重磅消息:
1、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
关于这则消息,我们之前在文章【e汽车】大众入股小鹏 一场务实的双向奔赴已经做了深入分析,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第二则重磅新闻:
2、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
我们先来看官宣的一些细节。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而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对此,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在7月28日大众的投资人会议上表示,与奥迪的合作会使用上汽一个平台,有德国媒体称该平台为智己L7的平台。而7月27日,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则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表示:“奥迪选择上汽,这是对智己的高阶智驾和高端智能电动平台的技术认可。更多的合作细节披露值得期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此次奥迪与上汽的合作,更准确地说是奥迪与智己的合作。

1
与智己合作,奥迪绕过了哪些弯路?
事实上,在7月初,坊间就流传了关于奥迪将购买智己电动车平台的消息,如今奥迪与上汽官方的进一步深化合作,无疑是侧面证实了月初的这条消息。
从产品上看,目前智己已经上市了L7和LS7两款产品,在新能源产品不断涌现的当下,这两款车型以操控作为标签,在市场上奠定了不错的市场口碑。而奥迪品牌一直以来也将操控作为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智己与奥迪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这应该是此番双方合作的契机之一。但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在与智己的这场合作中,奥迪到底能得到哪些具体的技术或者优势呢?
首先,就是800V碳化硅电轴。
我们知道,800V电压可以使车辆的电驱系统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强的性能。如果车辆要实现百公里3秒甚至2秒,其核心就是800V的电轴驱动性能和效率。

与大众和小鹏的合作不同,小鹏目前的主流产品——小鹏G9已经使用了国内第一个支持800V充电的技术平台,而目前从智己的产品来看,无论是L7还是LS7,目前都只是400V平台;不过,在此前发布的消息中,上汽自主研发的800V碳化硅电轴已经箭在弦上。
据悉,今年三季度,搭载碳化硅模块还有定转子双油冷电机,高压充电功能的800V电轴产品,将率先在智己品牌上落地。根据此前的消息,该车型峰值扭矩达到500牛米,转速超过21000转。可令整车实现行业领先的3秒动力水平,最高可以超过每小时250公里的极速体验。
而一直以来都将速度作为目标之一的奥迪,势必将在这一技术上尝鲜,该平台也将大概率搭载到奥迪的产品之上。
其次,固态电池。
新能源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续航。固态电池,就是下一轮技术竞赛的关键。
和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溶剂、锂盐、添加剂等组成液态电解质不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可有效规避电池漏液、锂枝晶穿刺等带来的安全风险,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传统液态电池也明显提升,有助于在未来大幅提升电动车续航里程。

就在前不久,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上汽将与领先的固态电池制造商进一步深化合作,而上汽旗下品牌,都将成为受益者,与上汽合作的奥迪,亦是如此。
据了解,清陶生产的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最大就已经达到了420Wh/kg;而第二代最大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这意味着可以实现最少1000-1200公里的WLTC续航里程,而成本却减少了2成左右;预计该电池将在2024年进行量产。
第三,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
什么是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它可以让汽车实现横向、纵向、垂向协同控制,使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带来极致安全体验和极致舒适体验。比如,一般车身稳定系统都是在车辆已经失稳的情况下运作,把车辆拉回稳定状态,驾乘感受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有了VMC技术,我们就可以根据路况提前调整车身姿态,就算过急弯,也不会失稳。

这与奥迪始终坚持的豪华质感与操控可以说是完全吻合。但作为豪华品牌,奥迪此番与智己的合作,产品层面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奥迪要做的还有很多。
2
与智己合作,奥迪要做的还有什么?
1988年,奥迪以一纸“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而今天奥迪牵手智己,围绕技术供需侧的中德双方身份已经调转。
35年的时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日新月异。
在新能源的快速转型下,如奥迪一般的传统豪华品牌,在发动机、变速器等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渐失灵。这也意味着,当车市进入电气化时代,当诸多汽车品牌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竞争力趋同的前提下,以奥迪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需要思考的未来也将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为何这么说?我们先来看外部环境。
环顾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卷之又卷”成为了一个现象级事件。普通品牌拼续航、拼配置、拼智能化的堆砌,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市场份额上看,特斯拉、蔚来等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已经威胁到传统一线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特斯拉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份额从1.4%提升至15%,而BBA的市场份额已经下跌10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为55.3%。同时,面临共同的转型危机,奔驰和宝马依靠降低入门级电动车型售价以及持续推出全新产品,今年一季度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成,分别达到5.16万辆和6.46万辆。
显然,和这些“卷王”比拼配置堆砌,并不是奥迪想要的结果,也不是推动奥迪继续成为高端品牌翘楚的答案。想要进一步巩固传统时代的豪华标签,仅在产品层面补强,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产品层面补齐智能化电动化的短板,只是奥迪的第一步。想要在电气化时代树立起豪华的标签,奥迪就必须在其他方面继续下功夫。
比如,更加精细化地定义产品。
传统豪华品牌需要改变原有的思路,在产品功能的选择与设计之前,需要更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使其更专注且更有针对性。这样一来,既节约了“内卷”成本,又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再比如,豪华品牌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手段,凭借着燃油车时代的传统优势,在一些中国消费者更关注的地方,比如舒适度、内饰的高级感、视听豪华感、用料与氛围营造等方面,对产品进行打磨,将豪华的标签赋予新的意义。
但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用户体验”四个字的深刻理解。
因为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30年前的市场,消费者对自身体验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所以奥迪如果能围绕用户体验多做一些事情,无疑将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具体看来,在新能源消费者更在意的补能方面、在用户出行服务领域、在用车体验等层面,都是奥迪可以重仓布局的领域,再加上本就有的品牌形象优势,让其电动车的产品特性与品牌形象充分契合,令奥迪的产品竞争力更上一层楼,从而在新的电气化时代继续巩固奥迪豪华品牌的品牌印记。
3
写在最后:
随着电动智能全新时代的加速到来,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型。
当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中国品牌与海外品牌身份转换之时,我们也不要轻视了那些巨头们迈向电气化时代的坚定脚步。于奥迪而言,智己是一个踏板,但绝非它的最后一个合作伙伴。
面向新时代,奥迪的全方位转型或许只是一个开头,更精彩的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