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值率真是越高越好?真相没那么简单!
文/王鹏宇
由J.D. Power发布的《2021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正式公布,可谓是给国内汽车用户建立了一套具有权威和代表性的“理财指南”。
不同于很多专业机构公布的榜单,J.D. Power的保值率报告理解起来很简单。其中保值率榜单的计算原理,就是用近一年(2020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二手车交易金额”除以新车指导价,得出来的数字就是车型保值率。
比如,近一年国内市场一共成交了1000辆二手卡罗拉,那就要用这1000辆二手车的成交均价除以当时一汽丰田公布的新车指导价格,得出卡罗拉这款车的最新保值率。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只需要比对数字的大小即可。数字越高,证明车辆越保值。
本次报告可以总结出几大特征,其中最明显的趋势就是日系车保值率集体“爆表”,远远超过了自主以及其他合资品牌。
同时,保值率排名前10的企业中,日系企业足足占据了7家,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共5家合资公司,还有合并之前的“两家马自达”。丢失的三个席位也没有被同级的竞争对手抢去,而是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以及一汽-大众奥迪这三家BBA在华合资企业。
这顺便也引出了报告中提及的第二个趋势,豪华品牌保值率居高不下。
在以品牌划分的保值率榜单中,前10名有一半都是豪华品牌。其中,雷克萨斯以68.14%的超高保值率位居榜首,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保时捷和本田。令人意外的是,玛莎拉蒂这种“小众超豪华”品牌同样榜上有名,保值率甚至超过了宝马。由此可见,由年轻消费群体带动的消费升级和“豪车热”,已经在二手车市场上显露成效。
第三个趋势是,自主品牌保值率进一步突破。报告显示,近一年自主品牌的平均保值率已经上升到了45.5%。这个数字自然没办法和日系比,不过已经悄然超越了美系和除去德系外的其他欧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三强”长城、长安、吉利,也纷纷突破了46%。参考三家企业车型定位不断走高,售价不断突破“天花板”的现实情况,可以名正言顺地说,中国品牌的确在不断地被接受,并且在逐渐成长为国内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日系车唯我独尊,其他车系没一个能打”,中国汽车的保值率似乎已经10年没有变过,以至于胡同口的老大爷都知道买日系车省钱,选别的都是当“冤大头”。不过仅凭一项数据就把日系车“吹上神坛”,那就大错特错了。
保值率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不假,这项数据占优的车型基本都拥有保有量大、耐用性强、性价比高、市场口碑好的特点,基本上买了就不会后悔。可是这件事也不绝对,因为保值率背后隐藏的“陷阱”还很多。
最重要的是计算方法问题。之前介绍过,保值率的数值是用“二手车成交价格”除以新车指导价得来的,而“新车指导价”的水分恰恰是保值率这个“障眼法”的源头。
比如A、B两款车型的指导价格同样是20万元,A车没有优惠,B车优惠3万元,那么两款车的到手价格就分别是20万和17万元。开过几年之后,如果A车卖了18万,B车卖到了16万元,两款车的保值率就会分别是90%和80%。
乍看上去是A车赢了,可是实际上,A车折损的金额是2万元,B车实际才亏掉1万元,不用动脑子也能看出,那个保值率相对低的车型,才是对你工资卡最友好的选择。
另外在豪华品牌中,还经常出现加价、选配等情况,“官方指导价”的存在意义同样不大。
保时捷的车型这么贵,为什么保值率还能达到品牌榜第二?无非是因为保时捷的选配都很贵。随随便便一台新车,选配的金额都要到六位数以上,最终的落地价格也往往远高于指导价。
而这些痛,在卖车的时候就会完全暴露出来。明明当时选配加了20万,可是买家出价却只参考新车指导价,还得趾高气昂地对你说一句:“得了吧哥们,我出价不低了,现在新车才多少钱。”
虽然这些车型的耐用性、口碑毋庸置疑,但是“买得贵,卖得也贵”确实只是正常的商业规律,事情本身或许根本没什么特殊性。
读懂了以上问题,我们再来分析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是对所有购车者来说,车辆保值率都是“越高越好”?
答案是并不绝对。这其实是一笔很简单的“经济账”,如果是直接买新车,当然所有人都希望车子越保值越好。毕竟,谁也不知道以后能发多大财,能在什么时候换上更好的车。而一旦真有换车的打算,保值率低的车就会成为“包袱”,不仅收回来的钱有限,销售周期也有可能变长。
不过,如果你本身就打算买一辆二手车,那保值率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一般来讲,二手车买家换购的积极性远不如新车买家,很多人甚至是直接把车开到报废。所以,车辆残值对这些用户的意义并不大。
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保值率低的车就会成为香饽饽。因为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公里数更低的,车龄更短的,级别更高的“小众车型”,这其实是第一任车主帮他们承担了损失最惨重的部分。
壹哥前不久走访二手车市场的亲身经历就是,4万元可以买到2015年左右的标致308S,在日系车中却连飞度都“够不上”。所以对于二手车用户,“真香”的一定是在保值率榜单上位列倒数的车型,比如美系车和法系车。
总体来看,我们并不否认保值率是关乎每一名汽车用户的重要参数,但一定要警惕其中的陷阱和BUG,明白“唯数据论”的危害。
12.28万2023款 1.2T 先锋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2.88万2023款 1.2T 精英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1.68万2023款 1.5L 先锋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2.58万2023款 1.5L 精英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2.78万2023款 1.5L 20周年铂金纪念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28万2023款 1.5L 旗舰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18万2023款 1.8L 智能电混双擎 先锋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98万2023款 1.8L 智能电混双擎 精英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5.58万2023款 1.8L 智能电混双擎 旗舰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新车指导价:11.68-15.5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