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提问:“萌哥,我要换新车,老婆和家里老人都有点神经衰弱,而我自己喜欢听汽车音乐。所以特别在乎汽车的安静性。我发现很多车评都不聊这方面,你能不能给一些买车建议?”
好长的问题,简单说,就是要选一台安静的车,对吧?那我首先说个认识误区,很多人认为隔音好的车就安静,其实这不准确。一台车,行驶速度动辄上百,发动机、车轮、齿轮等成天以几百几千转高速运行,还有拥挤嘈杂的车外环境。要能给你一个安静的车内空间,必然就会牵涉到很多的方面和环节,所以业内包括我们专业媒体一般称其为NVH表现,也就是噪声、振动以及声振粗糙度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所以,以后你可别说车评人没有关注这点,只要你听他们提到“NVH”,那就是在聊这台车的静谧性。
那么我们就先来归根溯源,传到车里的噪音有哪些呢?其实主要就三种:
一种是路噪,就是路面和轮胎摩擦产生的噪音,这个噪音产生于轮胎和地面之间,并通过轮胎车壳传递到你的耳朵;那么抑制这种噪音,最主要的就是选择胎面软的静音轮胎,它最立杆见影;然后就是在传递环节做一些文章,比如在车轮拱内侧贴一层隔音抑震材料,也能起一定作用。
第二种是我们常说的机噪,字面理解就是发动机的噪音,但其实它不只是发动机本身,整个车前舱还有很多和发动机互动的噪音源,比如空调的传动皮带和轴承,它的噪音也非常可观,你可以试试开闭空调的怠速噪音,是不是有非常明显的差别,机噪大多是低频噪音,而且直接通过车架固体传播。如果你初中物理知识没丢光,你应该知道,这种噪音在传播环节解决是比较困难的,一般通过在发动机舱设置隔音墙,在车里铺设隔音材料,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有限,而且你知道,这些年爆出的很多车内环保性问题,大多出自于这些隔音材料,所以最有效还是源头控制,选用更安静的发动机,更靠谱的空调构件等等。
第三种是风噪,广义来说,包括了所有从车外通过空气穿播的噪音,包括车高速时的气流声,外界的各种背景噪音等。怎么抑制这种噪音呢?一个是选择风阻系数低的车,高速时风噪就会小很多,另一方面就是在车门和车窗上做文章,车门更厚重,或者舍得用隔音材料,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噪音就能隔绝得很好。
那么聊完理论,我们就可以谈谈选车的实操环节。给几个建议:第一,优先考虑轿车,由于更低的风阻系数,更小的侧面积以及较小的车内腔体,轿车的安静性一般都比SUV和MPV更好;
第二,一台车的各种性能指标其实是难以全部兼顾的。比如动力强排量大的车,它的发动机动静往往就大;耐用省油的轮胎,胎质比较硬,胎噪也不会小,还有车体轻盈操控灵活的车,为了减重,就不会大量采用隔音材料,所以如果你很在乎NVH静谧性,那么就优先考虑那些以舒适性见长的车型和车系,比如美系车,比如雷克萨斯、天籁这些舒适取向的车,它们往往NVH表现都不弱;
最后一个建议,就是优先考虑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或PHEV插混车型,一方面,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传动环节,就少了车内最大的噪音源,电驱动是很安静的;另外,我刚才说到的一个重要噪声源,空调,无论电动车还是PHEV插混车,它们都是用的电驱空调,不再需要皮带传动,原理和家用空调差不多,所以也就和家用空调一样安静。
那么今天最后呢,我再多聊几个,你在买车里,经常会被销售人员宣传洗脑的静音技术,它们有没有效果呢?
1、静音轮胎, 对抑制路噪很有效;这方面米其林做得最好,确实有优势,当然轮胎你也可以后期更换,如果你觉得现有的车路噪太大,换轮胎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2、双层夹胶玻璃,它对减弱外界环境噪音有一定作用,但对于通过车架车壳固体穿导的路噪、胎噪、发动机噪音之类却无能为力。所以有这个配置当然好,但被炒作成降噪的绝招,甚至用很贵的价格选装,那就没必要了。
3、ANC主动式降噪。它多年前被宣传成降噪的黑科技,而且现在各种降噪耳机也主要靠它,原理就是利用音响实时产生一个和噪音震动波幅相反的声音,直接把噪音综合掉。但是车内噪音太复杂,声源太多,而且人坐在车里的位置也不固定,所以它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远远没法和降噪耳机相比,所以这项技术也越来越边缘化了。聊胜于无吧。
最后一个,当然就是厂家宣传的各种隔音材料,隔音板,不管它是什么材质,什么噱头,你要注意两点,第一,它必须环保,不能有异味和有毒物质,而且要绝对不可燃;第二,这样隔音材料密度都比较高,重量不轻,用得多了,就意味着你的车重增加了,那么对油耗和动力操控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新车指导价:17.98-23.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