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名投资者分别对应的是:芯片供应商、电池供应商、社交平台、电池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资本投资者。三家产业大佬的投资最直白的意义在于,极氪不用再担心芯片和电池的供应问题。
文|郭文静
图|来源网络
极氪最新的融资消息,被淹没在了成都车展前的各种信息里,但却让资本市场为之一振。
此后,吉利汽车占极氪股份比例将由51%降至约48%。上市公司表示,尽管占股降低至50%以下,但仍为极氪的最大单一股东,对极氪董事会有控制权,因此极氪将继续作为吉利汽车的附属公司入账。
这是极氪的首次对外融资,其融资规模、投资者身份、未来发展前景,都值得关注,而这次融资也意味着极氪进一步加快了独立融资上市的步伐。
新车尚未交付,估值已近600亿
以5亿美元对应5.6%的股份计算,极氪完成这笔融资后,估值将达到9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76亿,接近600亿。
新车尚未交付,极氪估值已经接近600亿,这样的估值水平高吗?在汽车行业分析师杨昭看来,从当前这一估值来看,并不算高,但如果与造车新势力的过往融资历程对比,可以发现,极氪未来的估值很有想象空间。
以蔚来的融资上市历程为例,其A轮融资仅1亿美元,B轮融资增长至5亿美元,C轮融资6亿美元,最大的D轮融资金额达到10亿美元,这个融资过程是伴随着蔚来造车事业进程而推进的,换句话说每一轮的融资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投资者对于蔚来造车事业的认可度,而金额越来越大除了需要资金在增长外,也代表着外界越来越看好蔚来。
再来看极氪此次的融资,仅在Pre-A轮就拿到了5亿美元的融资,比蔚来的“起点”有明显的领先。“极氪融资起点比蔚小理高了不止十倍,按这样算,A轮融资起码10亿美元起,或者还不止。”杨昭表示。
如果按照蔚来B轮比A轮融资翻了5倍算,那么极氪的A轮融资或许会达到25亿美元规模,当然这只是预测,但足见极氪未来的想象空间。
产业大佬领投,芯片电池都不缺了
除了融资规模外,投资者的身份也值得关注,这五名投资者分别为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越投资,其中英特尔资本领投。
这五名投资者分别对应的是:芯片供应商、电池供应商、社交平台、电池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资本投资者。三家产业大佬的投资最直白的意义在于,极氪不用再担心芯片和电池的供应问题。
分别来看,领投方英特尔是全球芯片巨头,子公司Mobileye是全球著名的智能辅助驾驶公司,极氪首款产品001搭载的就是Mobileye EyeQ5H自动驾驶芯片以及视觉解决方案。
就在极氪发布融资消息后,Mobileye宣布与极氪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高级驾驶辅助ADAS系统,未来极氪还将与Mobileye共同研发下一代基于6颗Eyeq5芯片的算力系统,搭载该系统的产品预计在2023年前后推向市场。
宁德时代的身份就无需多言了,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与吉利汽车有大量合作,2018年双方就成立了“时代吉利”合资公司,按照计划该公司将于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鸿商集团外界可能并不熟悉,但它旗下的洛阳钼业是全球钼、钨、铜、钴等重要金属原材料的供应商,也就是动力电池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
与造车新势力的融资中资本投资者占据大多数相比,极氪的首次融资明显是以产业投资者为主,这意味着极氪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能与产业相关公司建立更加深度的战略合作,而且这些产业投资者的“变现需求”也没有投资机构强烈,这些投资很有可能是长期且稳定的投资。
这样一来,为了让投资者尽快套现获利的压力将会减轻不少,极氪可以更加从容地推动事业发展和IPO事宜。
极氪未来独立IPO估值能有多高?
在公告发布后,极氪官方曾对媒体表态,极氪目前并没有明确的IPO计划,不过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认为,极氪独立IPO“应该会比较快”。
他表示,此前吉利未能登陆科创板,打乱了吉利在新能源方面发展的节奏,极氪各方面推进很快,显示了吉利急于在新能源领域出成绩的意图。
关于极氪上市后估值水平,他表示不好判断,应该离造车新势力有一定差距,“有造车新势力在前,资本市场有了参考依据,后来者要想超越,有一定难度,除非极氪能取得比造车新势力更大的成绩,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杨昭持不同态度,他认为极氪未来IPO的估值很可能会超过造车新势力当前的估值水平,截至8月27日,蔚小理的市值分别为623亿美元、345亿美元、3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31亿元、2233亿元、1948亿元,而吉利汽车目前市值为2534亿港元左右。
同时,他认为极氪IPO进程不会很快,“起码要两年后”。
当然,以上所有预测都取决于极氪的市场表现,按照此前极氪官方透露,年内将交付极氪001七千辆左右,但目前芯片等零部件供应一直存在问题,具体交付数字现在还不能确定,而明年极氪001的销量能达到什么水平,才是投资者更为关心的。
新车指导价:25.90-76.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