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减持套现“扎堆儿”,多少有些热闹,而还有不少公司也披露了减持计划,这背后又透露着什么信号?引人注意的是,新能源相关股成为被减持套现的大户。
低买高卖,在股市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在今年的市场资本环境,有些不寻常。除去大股东遇到困难急需资金减持套现外,还会有哪个股东、高管会卖掉自己坚信的潜力股呢?
不过,今年以来,不少汽车业相关上市公司出现股东减持。那些套现的股东们,竟然多数集中于与新能源相关的汽车业上市公司。
截至8月18日,据汽车K线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被股东套现,累计套现金额远超过100亿元。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与新能源汽车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占到绝大部分。
具体来看,12家公司中,比亚迪股东套现金额最高,今年以来累计套现超过50亿元。
其中,比亚迪大股东夏佐全一人,从年初到7月份就套现高达24亿元,且该减持计划仍在继续。根据公告,目前夏佐全已减持比亚迪A股954.83万股,而其拟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比亚迪A股。从其减持原因来看,是个人资金需求。
此外,李珂也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套现超过2亿元。相较之下,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融捷投资控股”)的减持原因似乎更为明确。根据公告,融捷投资控股投资的部分公司需求其给予资金支持以改善现金流情况进行持续经营发展。与此同时,融捷投资控股声明对比亚迪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根据公告,今年以来,融捷投资控股减持比亚迪A股380.33万股,套现9.29亿元;而该次减持计划累计减持753.23万股,累计套现14.66亿元。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过去19年只买不卖的李录,两天减持竟超过1000万股。
与比亚迪股东减持情况类似,先导智能、天齐锂业,以及北汽蓝谷等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个股,均成为大股东减持套现的对象。
欣导投资减持套现先导智能金额高达26亿元。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天齐锂业,今年以来遭股东套现18亿。不过,前四次套现的就没有7月套现的董事兼高管邹军幸运了,套现价格整整差了一半。
北汽蓝谷大股东芜湖信石信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自身运营需要,减持北汽蓝谷3493.54万股,套现4.93亿元。
去年以来,比亚迪等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乘着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东风,股价扶摇直上,某种程度上可能已经存在资本过热的情况。虽然市场和政策持续向好,但人们对于该产业资本盲目扩张造成的不确定性,感到深深的担忧。
否则宁德时代等电池公司,也不会涉足为船舶公司提供电池。因此,这次上市公司的股东选择减持套现,也就不难理解。毕竟,新能源概念再怎么让资本市场陷入癫狂,也总有梦醒时分。难道,经营情况、管理能力、一些如市盈率、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都失效了吗?
实际上,今年汽车业上市公司减持规模并不止于此,仅汽车K线不完全统计在列的12家上市公司中,仍有不少正在继续减持计划的公司。此外,最近发布减持计划,还未开启减持汽车业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如长城汽车等。
当然,也不乏公布了减持计划,最终并未减持的情况。
总体来说,大股东减持计划,是投资时值得关注的一方面,毕竟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是最清楚不过的,但不能排除某些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利空没有爆发之前减仓套现,毕竟有些公司大股东减持时机让人不免怀疑,怎么就这么巧?
近日,据港交所文件显示,中国恒大副主席夏海钧以平均每股14.18港元的价格出售300万股恒大汽车股票,持仓比例从0.15%下降至0.12%。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确要适时地挤掉一些资本泡沫。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