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马自达合并的传言终于有了“定论”。
8月24日,马自达、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发布联合声明称,待三方按中国法律规定完成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程序后,长安马自达将变更为由三方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新)长安马自达】,三方的出资比例分别为(马自达)47.5%、(长安汽车)47.5%、和(中国一汽)5%。
事实上,就在一周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的官网上就已经挂出了《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收购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股权案》(以下简称:《股权案》)的申请。交易完成后一汽马自达将成为长安马自达的全资子公司。
马自达中国公关部部长晏兴隆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我们会在政府审批完成后,发布更多详细信息。”
可见南北马自达合并已是板上钉钉,而合并之后,马自达会继续坚持小众个性品牌路线还是迎合中国用户需求改变风格?转子情怀与新能源转型如何兼顾?未来在中国市场前景几何?
“兄弟变父子”
据《股权案》具体内容显示,交易完成后,一汽马自达将成为长安马自达的全资子公司,并与长安马自达进行业务合并,从此马自达在中国仅有长安一家合资公司。
其实,近年来关于南北马自达合并的传闻一直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马自达产品线薄弱,无法支撑两家合资公司的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两家合资公司在售车型总共只有6款,而同为合资公司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主流合资车企在售车型均在10款左右。因此关于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合并的可能,外界早已有所预测,只是没想到这样的结局:“兄弟”变成了“父子”。
马自达在国内产品矩阵丰富度不及同级,却拥有两家合资公司的现状,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今综合中国一汽、长安汽车、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三方现状和后续发展考虑,一汽马自达成为长安马自达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一种合理的结果。
合并势在必行
据马自达去年(2020年4月-2021年3月)财报显示,马自达在全球市场几乎都处于下滑状态,日本、欧洲、北美、东南亚均在下滑,仅仅只有少数的几个市场在增长,在增长的市场之中,中国市场还一枝独秀。
2020年全年,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22.8万辆,同比增长了7.8%,这是全球所有市场之中增长最高的市场。单从去年的销量表现来看,马自达就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是马自达最重要市场之一。我们会集中各方资源,发力中国市场。”晏兴隆表示。
另一方面,实现资源整合,保障利润率,是中国一汽之后一直在做的事。天津一汽、一汽海马等相继得以重组。今年1-7月马自达中国累计销量为110,362辆,同比下滑4.10%,其中一汽马自达销量为36,466 辆,尽管车型并不多,依然为马自达中国的市场业绩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相对长安马自达的市场销量略显逊色。为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提升中国一汽的整体利润,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合并也在情理之中。
而长安马自达今年1-7月累计销量为73,896 辆,包揽马自达一半以上的销量成绩,这样的表现自然会得到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的信任。同时,长安汽车也不会放弃长安马自达这支潜力股。
不难看出,长安汽车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更加郎情妾意。此外当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之后,长安马自达还能得到产品线和经销商网点的大幅扩充。在南北马自达合并前夕,就有经销商表示:“合并肯定是好事,预计今年9月之后就能同时销售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车型,但售后不变。”
未来前景几何
毫无疑问,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合并之后,在管理体系的优化、渠道的合并扩张、研发和产能的利用上,都会有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不过,接下来如何面对智能电动化的到来,马自达还是令人担忧的。
目前,马自达在国内市场没有一款新能源车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CX-30 EV按计划将在年内上市,但具体日期未知,400km的续航和“油改电”的设计,不禁让人联想到丰田、本田在国内推出的纯电车型,它们有缓解积分压力的使命,但短时间内不会有很高销量,需要大量时间培育市场。
而根据今年6月马自达发布的“Zoom-Zoom可持续发展宣言2030”,其新能源产品在未来3年内才会陆续引入。在产品层面,马自达计划从2022年到2025年依次引入新车型,将在日本、欧洲、北美、中国、东盟地区推出5款混合动力车型,5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3款纯电车型;在2025年至2030年间推出几款基于纯电动架构打造的产品;到2030年,马自达所有车型都将拥有电动化版本,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从此前宣布的5%提升至25%,在2030年前实现其生产的所有车辆电气化。
值得一提的是,马自达在氢能领域也有所布局。据马自达官网显示,马自达正在开发直接燃烧氢燃料的转子发动机技术。从马自达的整体规划看,马自达开始将目光投向清洁能源领域,而从马自达的实际表现来看,马自达似乎依然是我们印象中的“偏科生”。
丰田、本田为了节能减排不断提升混合动力市场份额,而马自达则持续提升内燃机对燃油的利用率,2021款CX-30压燃版车型售价下探至20万以下,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同时氢燃料转子发动机将直接燃烧氢气,并非氢燃料电池车型。
可见马自达对内燃机依旧有着很多的情怀与执念,但在双积分压力、节能减排、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当下,合并后的马自达能否找到权衡市场与品牌个性的最佳方案?能否加速电动化转型的脚步?这些都还有待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