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思域,有一句话是说“买双不买单”,此话该怎么讲呢?因为大多数国人认识到思域是从第六代甚至第八代车型开始,相对来说刚好双数代车型都有较大升级变化,而单数代则是小修小补。如第六代车型推出了高性能版思域Type-R;第八代思域由东风本田引进国产,真正为国人所熟知;第十代思域更是全面焕新,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那么第十一代思域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能不能打破“买双不买单”这个魔咒呢?我们还是先来回顾历史,进而展望未来,在上一篇文章《一文看遍本田思域十代车型(上):MM理念和VTEC技术的诞生》当中,前五代思域可以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运动基础。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奉上后五代思域的历史表现,以及对于第十一代车型的终极预测。 1995年问世的第六代思域,开始以进口的方式引入中国市场,进入到更多国内消费者的视线。同时,这一代思域在造型方面更加成熟,给人一种非常舒展的感觉,也更像一辆现代化的汽车,其采用了在当时很别致的大灯设计,被车迷亲切地称为“大眼思域”。 在车身形式方面,第六代思域有两门掀背车、三厢轿车、三厢Coupe以及旅行版车型,底盘部分将后悬架更换为多连杆结构,动力方面有1.3L、1.4L、1.5L和1.6L四种排量的发动机,匹配5挡手动、4挡自动以及首次出现在思域之上的CVT无级变速器。 “没有赛车,就没有本田”,除了在F1赛场继续征战之外,本田还在1997年推出了高性能版思域Type-R(代号EK9)。而Type-R版本的研发初衷,就是为了使车辆更加具备赛车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身质量,强化动力和操控性能,其专属的红底白字车标,就是为了向本田RA272 F1赛车致敬。 这台代号为EK9的Type-R搭载了本田B16B红头发动机,在8200转时可以爆发出185匹马力,7500转时爆发出160N·m的峰值扭矩,同时其整备质量仅为1070kg,升功率轻松过百,匹配手动变速箱,2挡即可破百,极速超过262km/h。 一如“思域买双不买单”的说法,在千禧年推出的第七代思域,改变确实不大,更像是第六代思域的改款车型。在车身形式方面,这一代思域提供两厢三门版和五门版,三厢两门版和五门版,不再提供旅行版车型。 另外,第七代思域还将前悬架更换为麦弗逊形式,在结构方面更加紧凑,但操控性相应地也有所降低。为了应对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也是从这一代车型开始,本田将此前的VTEC技术升级为i-VTEC技术(可变气门正时升程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油门开度,给予发动机最完美的进气效果,进而提升发动机性能。 在2001年,本田还推出了搭载了IMA混合动力系统的思域,使其成为世界上首款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量产车型。动力方面由1.3L的发动机和电机组成,在减速或停车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另外还具备动能回收功能,理论综合油耗为4L/100km。但毕竟当时排放标准远没有现在严格,人们也还都沉浸在自吸发动机带来的乐趣当中,混动版思域终究没有在市场中掀起很大的波浪。 其实在2000年之后,日本的性能车已逐渐走向衰落。第二代思域Type-R(代号EP3)也选择在英国生产,主要销售市场也是英国,而日本本土市场的Type-R车型也是由英国进口而来。动力方面不再使用B系列高功率发动机,换装了代号为K20A2的i-VTEC发动机,最大功率200马力,峰值扭矩196N·m,匹配6挡手动变速器,百公里加速时间达到了夸张的6.8s。 2005年推出的第八代思域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身线条流畅且富有力量感,车头压得非常低,给人以一种向前冲刺的感觉。而由东风本田引进生产的第六代思域则在2002年2月26日迎来正式下线,也由此真正让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见识到这台传承多年的经典车型。 内饰方面,这一代思域同样改变巨大,上下分层的仪表盘、向主驾驶倾斜的中控台,如果以当时的眼光来看,不仅是现代化,甚至还具有十足的科技感。 与之前的车型不同,第八代思域将重点放在了三厢车上面,除欧洲市场为两厢版之外,其余市场均为三厢车型。底盘部分对应的悬架也有所不同,欧版车型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而其余车型则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双叉臂的独立悬架。 动力方面,这一代思域以1.8L和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主,另外在欧洲市场还有1.4L汽油机与2.2L柴油机,Si版本则搭载代号K20Z3的2.0L发动机。最强的Type-R车型(代号FD2)则继续搭载著名的K20A发动机,最大功率225马力,峰值扭矩215N·m,传动方面还是6挡手动变速器,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4s,极速达到240km/h。 凭借出挑的颜值以及出色的性能,发生脱胎换骨般变化的第八代思域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截至第八代车型,思域在全球市场已累计获得超过2000万车主的信赖,可以说是本田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之一。 似乎又再一次验证了“买双不买单”的说法,2011年推出的第九代思域相对来说也是小打小闹,并没有颠覆上一代车型的设计。最大的变化应该体现在轴距上了,第九代思域相比上一代车型轴距缩短30mm,或许是得益于“MM理念”的应用,车内空间倒没有明显缩水。另外,曾经被取消的旅行版车型再次推出,但仅限于在2014年供给欧洲市场。 而东风本田生产的第九代思域,也是以美版车型为基础,在外观、内饰方面并无太大变动。另外,东本还引入了这一代的思域Si车型,动力方面搭载2.4L发动机,匹配6挡手动变速器,前轴的LSD限滑差速器也同样配备,让不少国内消费者怦然心动。 到2015年3月,全新一代的思域Type-R车型(代号FK2)正式亮相,搭载一台代号为K20C、采用地球梦技术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10马力,峰值扭矩400N·m,匹配6挡手动变速器,百公里加速时间提高到5.4s。 这也是思域第一次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当时可是遭到了一众消费者的冷言冷语,但本田也向来要强,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了所有人,在著名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第四代思域Type-R以7分50秒63的成绩创下了当时纽北最快前驱车的记录,可以说是一战封神。 2015年10月份推出的第十代思域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基于本田全球性紧凑车型平台开发而来,抢眼的颜值、强劲的动力再加上不俗的操控,这一代车型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在国内市场甚至可以说掀起了一场广泛而全面的“思域风暴”,由此进化为一代“神车”。 造型方面,第十代思域采用了溜背式的车身设计,将车头尽可能压低,再加上夸张、锐利的灯组造型,看起来非常夸张,甚至是有点咄咄逼人的感觉。此外在2020年,东风本田还推出了两厢掀背版的思域,在某些方面也算是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于思域Type-R的向往。 动力方面,国内市场主打的是1.0T和1.5T两款发动机,其中,代号为L15B的1.5T四缸发动机是绝对的主销对象,最大功率177马力,峰值扭矩220N·m(CVT车型),采用本田VTEC TURBO技术,在不具备可切换为阿特金森循环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热效率达到38%,成为当时量产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热效率记录保持者。 另外有句话是讲“思域不改,不如推下海”,从第八代思域FD2将国内消费者带入改装世界为起始,到第十代思域FK8再度打破纽北最速前驱车记录,掀起一波改装思域小高潮。这样一款紧凑型轿车,不论是悬架机构还是动力总成,只要稍加改装就能发挥惊人的性能。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心中便会有一千种思域。成熟的改装方案,海量的改装配件,每个人都可以将思域打造得独一无二。 由于第十代思域的运动属性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第十一代思域一经曝光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大家都觉得它变得中庸、变得“油腻”,与曾经的运动“少年”渐行渐远。 从外观来看,第十一代思域更加趋近于本田家族化的设计,车身线条对比更上一代车型更加简洁、舒缓,整体而言更像是一个成熟老练的“小雅阁”,而不是热血纵擎的“大思域”。车身尺寸方面也是更长、更宽、更高,轴距加长至2735mm,车内空间肯定会更加宽裕,但相应地在操控性和车身响应方面可能会有所降低。 与外观不同,第十一代思域在内饰方面的改变显然更为消费者所喜闻乐见,大量运用平直的线条设计,简单时尚,同时也更符合当下的审美理念,采用悬浮式中控屏、贯穿式空调出风口,用料也更加厚道,对比第十代车型可谓是高级了不少。 客观来讲,第十代思域能取得这样的销量成绩,它那出色的颜值也是功不可没,而此番推出的第十一代车型却反其道而行之,它的确变得中庸了。但是也得承认一个事实,第十一代思域这样的改变,可以容纳更大范围的消费者,也更加具备在国内市场卖得好的特质。 至于动力方面,根据之前的申报信息来看,国内市场的第十一代思域将全系搭载1.5T发动机,根据调校不同,最大功率分别为129马力和182马力,对比上一代车型有小幅提升。而在改装领域当中,尽管新车还没有最终上市,但关于它的改装配件已是琳琅满目,实属夸张。 行文至此,文章欲近落笔之处,笔墨却难收离别之情。关于思域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已将十代车型一一盘点,从1972年首代思域诞生到第十代车型成为全民“神车”,MM理念、VTEC技术、高性能版思域Type-R等等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都是思域乃至本田的发展史。那么关于思域,你觉得哪一代车型更为令人心动呢?或者关于第十一代思域,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12.99万2025款 180TURBO CVT 智趣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99万2025款 240TURBO CVT 智趣Plus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59万2025款 240TURBO CVT 智趣Pro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5.99万2025款 240TURBO CVT 智趣Max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99万2025款 2.0L e:HEV 混动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99万2025款 2.0L e:HEV 混动Plus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6.39万2025款 2.0L e:HEV 混动Pro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7.79万2025款 2.0L e:HEV 混动Max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19万2023款 240TURBO CVT劲势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49万2023款 240TURBO CVT劲动·C位客特别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59万2023款 HATCHBACK 240TURBO CVT极跃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两厢车
14.99万2023款 HATCHBACK 240TURBO CVT极锋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两厢车
16.09万2023款 240TURBO CVT劲控·C位客特别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5.39万2023款 HATCHBACK 240TURBO CVT极锐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两厢车
15.99万2023款 2.0L e:HEV 先锋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5.99万2023款 HATCHBACK 240TURBO 手动极劲版
前置前驱 6挡手动 两厢车
16.99万2023款 HATCHBACK 2.0L e:HEV 极曜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两厢车
17.39万2023款 2.0L e:HEV 锐力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7.99万2023款 HATCHBACK 2.0L e:HEV 极控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两厢车
18.79万2023款 2.0L e:HEV 劲速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两厢车
12.99万2022款 180TURBO CVT尚动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69万2022款 180TURBO CVT尚擎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3.99万2022款 240TURBO CVT劲骋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29万2022款 240TURBO CVT劲动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4.99万2022款 240TURBO CVT燃动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5.89万2022款 240TURBO CVT劲控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16.39万2022款 240TURBO CVT燃擎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三厢车
新车指导价:12.99-18.7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