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极氪有着十分强烈的肯定和否定的情感,罗生门效应十分明显。可对于“大吉利”新能源战略,极氪不容有失。
01
7月21日,提前半小时到达媒体沟通会,对一个新建品牌、事务繁重的公司CEO而言,似乎时间成本太高,也很奢侈。
可作为一个新品牌的家长和首席用户体验官,极氪CEO安聪慧要拿出足够诚意、态度和耐心,解决当下的难题——2021年3月才成立的极氪的当务之急——回应市场关于极氪汽车的种种关切和质疑,并果断对自身进行调整。
由于被指“割韭菜”和“更改配置、供应商”,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有明星潜力的极氪,在To C市场正面临品牌成立半年以来最大挑战——大定车主集体爆发。如果处理不慎,本来创造的大好局面,可能受到重挫,甚至引来别有用心之人,将事件放大。
不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喜欢极氪这个品牌的人,都不希望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我们绝不能把没有经过认证的产品交付给消费者,坚守造车的底线和原则。”安聪慧在专访时多次强调,用户选择比例非常高的光感天幕耐久性检验,必须做完才能用。
所幸的是,通过恳切的道歉,以及与大定用户的坦诚沟通,两轮补救措施后,已有超过5000用户锁单极氪001。
的确,对于极氪001来讲,品质口碑,比达到消费者预期更加重要。在任何时候,质量都是一个企业的生命。
这次风波,也告诫极氪这个年轻的品牌,要做好“预期管理”。虽然宣传产品和品牌,让消费者可以保有高预期,但切勿过犹不及。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对于市场、研发和制造等各大流程环节,这次教训也是成长的经验。
汽车K线认为,在造车新势力登上汽车产业的历史舞台后,可能因为不少创始人均为媒体、互联网半路出家,所以缺少一些传统车企的严谨和负责,反倒是各种吹捧、包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并且带乱了传统汽车企业做新能源的节奏。
例如:本来只是辅助驾驶,却被新势力们硬宣传为“自动驾驶”,导致车毁人亡的事件时有发生。L2级别辅助驾驶,甚至摇身一变成了科幻片里不用触碰方向盘的自动驾驶。
安聪慧告诉笔者,极氪终于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理解,目前新订单仍然火爆。
所以,要做鲁迅笔下“真正的勇士”,就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用户还能批判,还能接受,说明用户对企业的包容,这样可爱的人,怎么能伤害呢?
对很多立志做用户型的品牌而言,遇到问题能够坦诚对待,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自上而下的自省和反思。通常那些遇到事儿,要么拖延、要么硬怼、要么敷衍的企业,多少自食其果,最终影响到自身经营业绩和长远发展。
02
6月25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极氪智能科技将探索外部融资渠道,吉利汽车撤回A股科创板上市。与此同时,作为港通天下、富庶之地的宁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极氪智能科技总部正式落户宁波。
这意味着,极氪将得到宁波的大力支持,而后者同样作为汽车产业重镇,在看到安徽合肥通过战略投资蔚来汽车名利双收,显然心动了。2021年上半年,宁波GDP位列全国第12位,高达6640.6亿元。
按照大吉利的规划,极氪将承接吉利新发布的两个蓝色行动计划中,纯电动汽车板块的重要使命。
7月2日,吉利汽车再发公告,为发展极氪品牌,极氪集团已订立CEVT收购协议、浩瀚能源收购协议及宁波威睿认购协议,以收购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所需的资产与技术。实质性的资产导入,预示着吉利汽车正式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投入重注。
正如安聪慧所言,几年前政策推动市场,且存在不确定性,吉利一直在观望,如今前景愈发明朗,自然要认真对待,加大资源投入。极氪就是最好的例证。吉利在新能源领域,也从蓝色吉利行动,升级细化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
其中,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计划一中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
7月20日晚,吉利汽车在星越L上市现场宣布,9月吉利汽车将推出GHS2.0混合动力系统,标志吉利汽车正式大规模运用重混系统,旗下车型动力结构矩阵更加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
引人注意的是,在吉利控股集团与雷诺集团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双方在中国将基于吉利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
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以极氪为主。
虽然在外界看来,吉利的智能电动车似乎有些落后,但不可否认的是,浩瀚SEA构架得到了吉利体系以外的公司认可。截至目前,吉利已经与百度、富士康等科技、制造业巨头公司合资合作,而后者看中的恰恰是吉利打造的技术构架,在智能汽车领域,5年前吉利推出的博越就是中国首款智能SUV。
最近几年,与腾讯、中国电信等巨头联合,涉足卫星领域,制造飞行汽车……这背后的大布局也绝非空穴来风。也难怪有业内人士认为,吉利集团看似没什么东西,可一旦观其全貌,足以让人惊叹。
可回头来看,极氪必须开好头,用对人。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车指导价:25.90-76.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