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1日下午,恒大系多只股票迎来暴涨。
截至记者撰稿时,中国恒大涨幅9.37%、恒大汽车涨幅13.03%、恒大物业涨幅14.63%。
传闻的消息终于落地。
8月10日晚间,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公司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
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期,尚未确定或订立任何具体计划或正式协议。倘该计划最终协议得以落实,公司将进一步公告。
不出意外的话,一辆车都没卖出去的恒大汽车,终于把自己卖出去了。
造车三年 造了个寂寞
此前8月9日,界面新闻报道称,多家实力超强的国资和民企,目前正与恒大就恒大物业和恒大汽车的入股事宜进行深入洽淡,预计很快会落地。
同日,一份疑似名单流出,包含珠江投资、广州城投、越秀金控、华润、万科、保利等央企正组团与恒大开展谈判。
受这一利好消息影响,截至8月10日收盘,中国恒大报5.87港元/股,涨幅7.31%,总市值777.71亿港元;恒大汽车报13.2港元/股,涨幅8.02%,总市值1290亿港元;恒大物业报6.7港元/股,涨幅20.5%,总市值724亿港元。
有专家表示,从实际过程看,恒大此类出售计划,也有助于安抚债权人的心态,释放了企业未来流动性可以改善的信号。
同样在8月9日晚间,恒大汽车还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告称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约48亿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约为24.5亿元。公告称,中期业绩净亏损主要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增加及利息支出。
从诞生到待出售,恒大汽车始终与资本市场“绑定”。
当年,贾跃亭按下了恒大造车的快捷键。2018年,恒大健康以67.5亿港元获得了法拉第未来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自此许家印正式开启了造车梦。然而,双方最终因控制权和资金问题闹上了法庭,最终“分手”。
短暂的造车经历让许家印意犹未尽,在FF的控制权争夺中,恒大健康拿下来广州南沙造车基地以及广州和上海员工人事权,但割裂的FF并不足以实现许家印的期待。这位大佬开始以简单粗暴的“买买买”方式攻城略地。
2019年,恒大及旗下恒大健康收购及入股了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数据显示,自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其总收购额超过300亿元。显然,恒大前期通过“不差钱”的方式快速入局造车赛道,借助资本运作拿到入场券。
2020年8月26日,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当时,在蔚来之后,理想和小鹏汽车正在扎堆赴美IPO,新造车势力正在成为二级市场的热门话题。此时,恒大汽车“借名”上市很大程度上试图赶上风口,蹭一波股价红利。
而且,有意思的是,“借名”上市也是恒大汽车讨巧之处。相对新造车势力面临的烧钱、量产等质疑声,恒大汽车的“上市之路”畅通程度到令人望尘莫及。
事实如此,据潜观研究所的计算数据显示:从2018年6月25日开始进军新能源车的收盘价4.6港元,到截止2021年5月21日的收盘价41.2港元计算,恒大健康股价升幅已达795.7%,市值从398.3亿港元暴涨到4024.8亿港元,涨幅911%。
尽管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但核心业绩支柱依旧是健康业务。据其2020年年报显示,新能源汽车分部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1.2%。三年时间过去了,恒大汽车至今仍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车型。
恒大造车未来何在?
短短几个月后,恒大汽车巨亏之下还被实锤业务股份出售的消息,种种迹象或可表明:关于造车,今天的恒大或已骑虎难下。
自宣布造车伊始,在花式造车的大军中,恒大的出发点就略微新奇、立足点也有待考究。
回顾百度、360、大华等公司的造车出发点,基本围绕着其在某一领域突出的优势展开。比如百度,基于AI、360基于网络安全、大华基于IT领域的管理经验及研发流程等。
反观恒大,造车之逻辑难成闭环。
他们企图在无任何技术基础的背景下,短时间建立一家具备从研发到制造完整流程的车企。
而支撑这套逻辑的关键要素只有一个:钱。
具体而言,恒大汽车的造车战略可以总结为15个字: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根据许家印的说法,这套造车方法论实际上可以解释为:“恒大把能买的核心技术和企业都买了,买不到的则寻求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建立工程技术研发、造型设计、零部件供应链的世界级朋友圈,通过""大格局、大战略、大规模""的规划布局,造出品质好、造型好、价格好的新能源车。”
以金钱为催化剂,恒大汽车的研发、制造队伍表面来看的确成长迅速。
研发方面,截至2020年底,恒大汽车已有8796名员工,员工总成本为31.19亿,同比增长88.8%;制造方面,恒大汽车已分别在上海、广州、沈阳、郑州投资数百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据称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可实现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今年7月,恒大汽车又在南宁投资5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同时,一年时间内,恒大以不同的形式收购/入股了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恒大在造车领域规划的投资超过3000亿人民币。
遗憾的是,恒大虽然在短时间内构建起了自己的造车体系,但造车绝非造房子,也并非像堆积木一样将零部件简单组合起来。
换句话说:有钱,不一定能够造出车。
汽车产业发展百余年才形成了一套严谨而完整的生产流程和制度,乃至于衍生出了一套基于安全的工业文明,后来者们难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轻松颠覆。
如特斯拉等企业在电动汽车之路上摸索了近二十年,直到今天依旧问题不断、亟需改善。
写在最后:
当我们不再探讨世界上是不是还需要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品牌,恒大汽车的出现的确为全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
但当资本凌驾于造车这件事之上,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赤裸裸的金钱的气息。只是在这个繁花盛开的汽车市场,还有多少弯道可以让恒大超车?
这时,或许我们才觉得那些把踏踏实实造车当成梦想的人们,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新车指导价:14.89-18.8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