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
8月初,媒体爆出广汽丰田iA5在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行“锁电”,而后,多名车主联名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发出举报维权。
事件被曝出后,迅速得到了车主的响应。目前,事情也有了最新的进展。
续航减少100公里 车主毫不知情
根据车主反映,2021年7月18日至23日,在未告知客户并经客户允许的情况下,广汽丰田对2020年6月份之前生产的iA5车型进行了后台OTA升级BMS等。而本次升级,人为地降低了汽车动力电池可用容量,并且还将汽车输出功率限制在不超过60%。
8月2日,由于迟迟等不到广汽丰田的正式回应,一些车主开始寻求在厂家的官方直播间发声维权,但很快遭到禁言,事件开始进一步发酵。直到目前,广汽丰田也并没有给出正式回应,据内部消息,针对车主投诉,广汽丰田内部已成立事件调查小组,有相关顾虑的车主可以直接联系经销商店,会有专业人员帮忙做检测和解答。
巧合的是,此事发生在2021年7月15日厦门一辆广汽丰田iA5车辆充电自燃之后,车主强烈怀疑广汽丰田通过偷偷OTA升级的方式掩盖车辆缺陷,规避召回责任。
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8月6日,事件迎来了新的进展:有车主在4S店检查车辆时发现,车辆于2021年8月6日刷写了版本号为“2510015ARD0000C.B”的BMS标定软件,刷写后车辆在接近满电(表显501km,满电510km)的状态下,“BMS反馈的SOC值”为83.5%。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升级,依然是“偷偷”进行的,车主仍未得到任何通知。
广汽丰田的这一波“顶风作案”,被外界解读为继第一波操作之后的又一神奇操作。
根据车主提供的图片显示,4S店诊断软件显示车辆于2021年8月6日刷写了版本号为“2510015ARD0000C.B”的BMS标定软件,尝试刷写次数5次,刷写成功次数5次。
在接近满电的状态下,“BMS反馈的SOC”为83.5%,“BMS电池电压”为368V。
尽管广汽丰田也给出了回复,但对于为什么要进行“锁电”又“放电”的“骚操作”,却一直没给出正面回答。
广汽丰田“骚操作”背后的目的
对于纯电车来说,“锁电”并非广汽丰田首创的行为,前年,特斯拉也曾因为安全问题进行过“锁电”;锁电,实际上是电压和电流均被限制的结果。
先说电压,每个电池包由多个单体电芯的串并联组合而成,单体的性能与电池包能量密度、比容量直接挂钩。在锂电池单体中,遵循着能量=容量×电压(W=E×Q)的电化学公式(非欧姆定律),即在内电路中,电池单体的能量只与容量和电压有关。
按照以上公式,电压(截至电压)被“锁”导致每个单体的能量降低,进而影响到了整个电池包的总能量,也就是实际可用的电量,最终带来了车主发现的满电续航里程的下降。
限制电压、减少可用电量的做法,目的就是高电量(接近电池总容量上限)状态下,降低由过充引发的热失控的概率。因为电动车发生自燃,充电至高电量区间(90以上)的情况占了绝大多数,比碰撞后起火还要多。
广汽丰田iA5的代码,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OTA升级
再看电流,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限制电流发挥了“补充”以及“平衡”的作用。所谓“补充”,即遵循电流大小(电流的平方)与发热量成正比的热效应原理,与限制电压一样降低电池热失控的概率,这也导致了车主发现的(快充)充电速度变慢。
只不过,一般电压与电流双管齐下的“锁电”,不仅限制了车辆静止状态下的直流(快充)充电电流,还锁了行驶过程中动力输出的放电电流,达到了限制功率(直流电路功率=电压×电流)的目的,也就是车主发现的加速性能减弱了。这就涉及到了“平衡”之说,本身电池可用容量就降低了,限制动力输出多少能挽回一些续航里程。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广汽丰田iA5所搭载的电池,正是在去年被公众质疑过的宁德时代811电池,但如果真的是电池的问题,应该也不会在近一年之后,才有所动静。
事实上,升级OTA这种方式,在电动车行业并不少见,但为何消费者对广汽丰田这一次动作的反馈如此之大?是因为消费者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升级”了。
对消费者来说,自己的合理选择权为何被无视?因为锁电而造成的各项损失是否应得到合理赔偿?另外,被禁言的那些发声者是否也该得到额外道歉?显然,广汽丰田还没有对以上问题给消费者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从广汽丰田本身的角度来看,现在要做的其实更多:如果确实是iA5本身的问题,那就应当赶紧向市场监督部门及时备案、尽快发起召回;如果只是担心天热的潜在风险,那也应当趁早开诚布公,说明原因。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锁电门”闹得沸沸扬扬时,广汽丰田又被爆出了其他质量问题。
再现车门开裂 广汽丰田深陷质量危机
就在大家把目光都放在了广汽丰田iA5的“锁电”事件上时,广汽丰田又被爆出车门开裂。
据消费者反馈,有部分车主均存在门框开裂的问题,开裂部位主要集中主副驾驶车门,开裂程度大多有明显开裂痕迹和锈蚀,多则1年左右,少则9个月就能复现故障。
事实上,广汽丰田的门框问题并非第一次引发投诉,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费者投诉汉兰达车门胶条开裂,车顶有异响。
有车主曾于去年投诉称:雷凌双擎车型发动机机油增多3毫米,4S店答复说是在可允许范围内,不予受理。“机油增多,汽油味很浓,超过机油上限。”另一位车主进一步补充说。在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有多位广汽丰田双擎车主车辆出现了机油乳化、机油增多问题。
丰田方面曾解释称,机油增多、机油乳化主要是因为发动机反复在无法充分暖机(水温在80度以下)的状态(低速短距离,气温10 度/30 分钟)下使用时,发动机内少量的结露水不能蒸发,且混入到发动机机油里。在机油加注盖内侧等部位会有乳化现象的发生。但车辆中高速行驶后发动机充分暖机,随着发动机机油温度的上升,混入到发动机机油中的少量水分蒸发后,乳化现象就会消失。
不过,这些解释并未打消车主们的顾虑。因此,车主纷纷要求广汽丰田提供延长质保年限服务,但广汽丰田最终并未予以采纳。
写在最后:
在经历了消费者的集体质疑后,广汽丰田方面还算快地给出了反馈,并且从经销商的配合程度来看,广汽丰田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此次风波,这样的态度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另一方面,在面对消费者质疑的时候,作为厂商,应该与消费者充分沟通,这才是一个负责人车企该有的姿态,这件事背后,其实也是给许多车企提了醒:一个真正的用户企业,应该始终与用户充分对话,也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的想法,才能真正做出消费者喜欢的车。
17.38万2024款 2.0L CVT两驱领先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18.98万2024款 2.0L CVT两驱都市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19.68万2024款 2.0L CVT两驱豪华PLUS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0.58万2024款 2.0L CVT四驱豪华PLUS版
前置四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2.18万2024款 2.0L CVT两驱尊贵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3.58万2024款 2.0L CVT四驱尊贵版
前置四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1.98万2024款 双擎 2.5L E-CVT两驱都市版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SUV
22.68万2024款 双擎 2.5L E-CVT两驱豪华PLUS版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SUV
23.98万2024款 双擎 2.5L E-CVT四驱豪华PLUS版
前置四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SUV
25.18万2024款 双擎 2.5L E-CVT两驱尊贵版
前置前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SUV
26.48万2024款 双擎 2.5L E-CVT四驱尊贵版
前置四驱 无级变速挡无级变速 SUV
17.38万2023款 2.0L CVT两驱领先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19.18万2023款 2.0L CVT两驱都市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0.18万2023款 2.0L CVT两驱豪华PLUS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1.08万2023款 2.0L CVT四驱豪华PLUS版
前置四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2.18万2023款 2.0L CVT两驱尊贵版
前置前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3.58万2023款 2.0L CVT四驱尊贵版
前置四驱 10挡无级变速 SUV
22.38万2023款 双擎 2.5L E-CVT两驱都市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SUV
23.18万2023款 双擎 2.5L E-CVT两驱豪华PLUS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SUV
24.48万2023款 双擎 2.5L E-CVT四驱豪华PLUS版
前置四驱 无挡无级变速 SUV
25.18万2023款 双擎 2.5L E-CVT两驱尊贵版
前置前驱 无挡无级变速 SUV
26.48万2023款 双擎 2.5L E-CVT四驱尊贵版
前置四驱 无挡无级变速 SUV
新车指导价:17.38-26.48万